成都科军消防维保有限公司
成都消防维保
成都消防改造
消防新闻
联系方式
联系我们
成都科军消防维保有限公司
联系电话:13458561317
邮箱:254248657@qq.com
公司地址:成都市龙泉驿区文旭路59号
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 | 让辽阔海洋变成“蓝色粮仓”——深耕“蓝色国土”新实践之一
作者:成都消防维保
时间:2024年6月11日 08:31
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 题:让辽阔海洋变成“蓝色粮仓”——深耕“蓝色国土”新实践之一 新华社记者金风、王炳坤、武江民、张博群 湛蓝的大海是风景,也是“良田”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,解决好吃饭问题、保障粮食安全,要树立大食物观,既向陆地要食物,也向海洋要食物,耕海牧渔,建设海上牧场、“蓝色粮仓”。 海上矗立起“超大城堡”实现零碳作业和智慧养殖,实验室里扇贝可以“一站式体检”,海参拥有大型“种子银行”,大黄鱼住进“精装房”…… 6月8日“世界海洋日”前夕,记者在沿海省份调研了解到,各地加快发展海洋渔业,大型海洋牧场建设由近海挺进深远海,渔业种质“芯片”从无到有、从有到优,更多优质、安全的水产品被端上百姓的餐桌……辽阔海洋正在变成更加丰盈的“蓝色粮仓”。 现代海洋牧场长啥样? 从广东珠海桂山岛出发,乘坐20分钟快艇,一座白色“堡垒”映入眼帘,风起浪涌却巍然不动。这是我国首座半潜式波浪能养殖旅游平台“澎湖号”,平台之下是硕大幽深的网箱,鱼群在其间穿梭游动。 “抗风浪”是养殖走向深远海的最大难题,传统材质的网箱结构简单,很难扛住台风等自然灾害的侵袭。 “澎湖号”1.5万立方米的深水网箱由钢结构与渔网合围形成,更为结实耐损。“半潜式”结构设计可实现快速上浮,工作时则沉在水中,大大减少风浪的影响。 “澎湖号”还配套厨房、洗手间、居住室,可供20余名养殖工人居住。养殖系统配备了自动投饵、鱼群监控、水质监测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。 主持研发“澎湖号”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振鹏说:“‘澎湖号’搭载了波浪能和太阳能发电设备及储能装置,可做到电力的自给自足。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,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、智能化、现代化转型升级。 多年来,我国逐步探索深水网箱装备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,不断提升养殖装备总体水平。 以“澎湖号”为先锋,一批深远海养殖装备不断升级。在江苏盐城,“陶湾一号”智能网箱平台包围水体6万立方米,最多可养殖50万至60万尾深海鱼。在山东日照,重1500吨的“深蓝1号”实现了我国在温暖海域养殖鲑鳟冷水鱼类的世界性突破。今年4月,智能养殖平台“恒燚一号”在广东湛江下水,拥有6个独立的1万立方米养殖水体,可实现渔业捕捞与休闲渔旅相结合。 【记者观察】建设迈向深远海的海洋牧场,是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。近年来,我国出台首个海洋牧场建设的国家标准,将“优化近海绿色养殖布局,建设海洋牧场”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,全国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。如今,一个个功能强,规模大的深远海牧场成功下水,代表着我国“耕海牧鱼”技术迭代更新,成为我国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。
登录
注册